第42期:《特洛伊的海倫》
听读书会的录音:
下载PPT文件
希腊神话中经常会提及一场惨烈的战争——特洛伊之战,而这场战争却是由一位女性引发,一位希腊最美丽的女子——海伦。许多关于希腊神话的文字介绍和资料引用中,都会形容海伦为“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女性,没有男人不想获得她的青睐,也没有男人不想占她为己有,这就是许多史料描述她被非她的丈夫(帕里斯)掳走后导致的古老王国之间的战争。几千年来,海伦被认为是美丽和毁灭的化身,在那个女人通常被剔出历史的年代,她却被写进了史册。然而,她的形象颇受争议。
海伦在西方文化中有无数形象:少女、王后、祭司、暗娼、鬼魅、精灵,甚至无处不在的生命力量。她在史前因美丽和力量而受到崇拜,在伊丽莎白时代被咒骂为妓女和灾祸,到现代又被指认为复活节彩蛋、圣诞树精灵的源头甚至雅利安人至上论的帮凶。这些形象几乎全是男性欲望的投射,那么真实的海伦究竟在哪里?实际上,到底是帕里斯掳走了海伦,还是海伦心甘情愿和帕里斯私奔?历史学家贝塔妮·休斯花费数年跨越希腊、北非和小亚细亚各地,试图还原海伦的一生;为了唤回那些消失的宫殿、神庙、盛宴和婚礼,贝塔尼用史诗般的叙事和独到的文学性描写,带领我们一同亲临克里特岛、迈锡尼城堡和特洛伊古城等遗迹,审视画作、雕像、铭文、玩具和香水瓶等文物中点滴的历史细节,以翔实的资料展现西方史前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探索史前生活的真实样貌。重要的是试图最接近地理解女性视角中的海伦形象。
(图片来源:豆瓣)
此外,希腊神话中海伦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从1924年开始,德国就有了第一部展现海伦形象的默片。1927年,美国也制作了表现海伦私生活的默片。1956年,好莱坞制作并上映了关于海伦的电影大片。各种海伦的形象在世界各地的影视作品、文化产品中四处开花,经久不衰。
关于译文中的一些问题,北京大学外语系学者刘淳指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第7页提到“独眼巨人库克洛佩斯”(the one-eyed Cyclopes),可能会令人误以为有一个叫做库克洛佩斯的独眼巨人。Cyclopes一词是Cyclops的复数,指向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群体,意为“圆目巨人”。同一页上,vase paintings译作“花瓶画”恐怕不妥,古希腊人绘有图案的陶罐也并不是用来做花瓶。在27章开头和283页等处,the epic cycle被译作“《史诗集成》”,可能会令人误以为这是一部作品。epic cycle是一系列失传的史诗的合称,如果采用此译,也不必加书名号。92页将“the tyrant of Sicyon, Cleisthenes”中的tyrant译作“暴君”,当是“僭主”之误。第107页提到海伦生下女儿,“though the birth had been despaired of”译作“生产的过程令人绝望”是一个误解,这里be despaired of对应的希腊文原文ἄελπτον一词,是说海伦生下这个女孩,是出人意料的、未曾预计的。
作者: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
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历史学家、作家,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专长于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与文化,长年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任教,亦为伦敦古物家协会会员、伦敦国王学院研究员、伦敦新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等,讲授、广播和撰写古代历史,特别关注古希腊。曾任奥兰治小说奖主席、布克国际小说奖主席,获评BBC100位全球女性之一,获颁希腊金十字皇家勋章、国际新闻奖、大英帝国勋章、英国历史学会的诺顿梅德利科历史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颁海伦娜·瓦兹·德席尔瓦欧洲文化遗产奖的女性。休斯关于古代世界的热门电视纪录片(斯巴达人、米诺斯人、特洛伊的海伦)为广大观众打开了古典研究的大门。她关于苏格拉底和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最新著作《铁杉杯》(The Hemlock Cup)花了十年时间研究,五年时间写作。
译者:曾小楚,广东汕头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目前为自由译者,翻译方向为人文社科、历史、文学。已翻译的作品有《娜塔莎之舞》《明治天皇》《坂本龙马与明治维新》《压裂的底层》等。
(图片来源:irisonline.org.uk)
参考资料:
豆瓣读书;The Times;Frockflicks; 澎湃新闻;irisonline.org.uk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