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丁玲传

说到丁玲这个名字,恐怕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因为她的众多深入大众和底层的生动的文学创作,那一些我们从小就背过读过的收录在语文课本中的喜闻乐见的文字,比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在霞村的时候》、《莎菲女士的日记》等。

第23期:《厌女》

“厌女”(Mysogyny)一词近年来开始不断被媒体提及并被人们所谈论,虽然和“女性主义”、“女权”这些词相比,在微信指数上的数值出现频率显示远远不及后者,但小编发现2022年6月这个词的提及度达到了这一两年内的高峰,下面几张图大家可以看到,去年6月上旬这个词的重要提及度几乎快接近800万。

第19期:《身体之重》

7月我们对《性别麻烦》进行了深度解读后,8月又对伊瑞葛来的作品《此性非一》进行了文本探讨,中间有书友们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也关涉到巴特勒对依瑞葛来及波伏娃对性别观点的讨论,基于此,9月25日我们将继续探讨巴特勒的另一本著作《身体之重》。

第18期:《此性非一》

波伏娃认为男性在这个社会中始终是普遍性的存在,而一个女人不是一开始就是女人,而是后天变成的,且必定是唯一被标出性别的他者。相比而言,露西· 伊瑞葛来(Luce Irigaray)的观点略有不同,她认为女性是完全不存在的,女性并不是一个能被思考的性别,因为只有男性是永远的在场,女性是永远的“缺乏”,是语言的“不在场”,从而是无法被标记的。她们永远内在于阳具逻格斯中心主义即大写的父系律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