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彩礼”和女性主体性:文化、法律视角及公民体验的叙事
一直以来,彩礼和嫁妆都是想要进入婚姻的伴侣们需要提前考虑好的问题,由于彩礼来源于古代婚姻习俗中的“六礼”,历史悠久,许多人认为其蕴含着对婚姻的重视,尤其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虽然这个“尊重”的性别文化遵循着一套根深蒂固的父权叙事,但在促进新人的家庭组建和女性主体性的实践上仍然有着可圈可点之处。
原创文章
专访陈冬娜:我为什么要把公益作为事业
编者按:本期专访我们采访了广东省深圳市的陈冬娜。刚刚三十岁左右的她,却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工作了十余年。从保护性侵女童到开展性侵预防教育,从为临终老人提供关怀到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资助贫困的高中生,从把一个年仅10万元人民币的公益组织扩大到年收入200万元,陈冬娜对中国的公益事业有了全方位的理解,尤其是中国的法制和社会制度在公益方面的演变。
读书会
第39期:《闺塾师》
一直以来,支撑中国妇女研究史脉络的学术都和欧美的中国研究学者相关,由于美国的妇女研究进行得较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而在几乎同步的时间里(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就对中国妇女的研究产生了兴趣。
播客
把性别作为方法,看见“看不见的女性” | 女性与解困04
看不见的女性》提出:“女性不被看到,也不被记住。“”当占全球人口一半的女性被定义为少数群体时,“女性就被设计成可以遗忘的、可以忽略的、可有可无的存在”。
沙龙
千千律师吕孝权:面对家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施行至今已超过 8年,既取得了突出成就,也存在一 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总体而言,该法对于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家多多少少有一些困惑。
读书会
第38期:《成为波伏瓦》
西蒙娜·波伏瓦(1908-1986)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性主义者,法国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家、知识分子、社会运动行动主义分子及社会理论家。她著有一本畅销全世界、被奉为女性主义圣经的作品——《第二性》;她投身法国女权运动,启蒙了一代又一代遍布世界各地的女性们,在每一位女性主义者的思想历程中,必定会有波伏瓦的影子。
原创文章
楷辛-短篇非虚构《耳鸣》
楷辛,“女性和媒体”读书会成员,新媒体专业本科毕业后,开始为未来攻读艺术学硕士做准备。她的写作兴趣包括基于女性视角的虚构和非虚构文学类型,主题偏向于女性成长,关注女性在具体情境下的真实体验和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