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权力的精神生活》

Published by 女性和媒体 on

听读书会的录音

上图:朱迪斯·巴特勒在社会活动中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是一位十分有创新和洞见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读书会一直很喜欢阅读,并与其艰深理论不断挑战、尝试去理解和对话的作者,之前我们已经花了两个月时间阅读她的优秀著作《性别麻烦》和《身体之重》,分享过两次关于这两本书的理解和读后感,公众号也发了一篇主读者的简短总结(欢迎滑至文末“推荐阅读”第一篇点击回顾)。她的酷儿理论中关于性别“展演”的深层意义并不是像字面所呈现的一样简单,人们往往会轻易去理解其为你想自己的性别如何就如何,误认为“展演”就是只要展示出来就表明了你对自己性别的宣称。然而这其中她一直想要解释一种权力的理论,她的“展演”实质上是对权力的一种实践,权力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但是却控制了我们,我们无法挣脱权力的牢笼,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我们依赖于权力,因为我们的主体性形成依赖于权力的社会运作。权力是一种如此矛盾和模棱两可的东西,我们要反抗其束缚,然而又不得不服从权力,因为我们又是如此需要权力,主体形成过程中权力的精神内化至我们身体,也形成了我们的一部分。

在巴特勒看来,我们无法游离于权力之外,而只能在权力和话语之内,因而理解权力的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运作方式,将有利于我们理解我们自身的主体性构成,这本书因而利用黑格尔、尼采、弗洛伊德、福柯和阿尔杜塞等在相关方面的重要理论成就,奠定了这本富于挑战性和明晰的著作,提供了一种主体形成的理论基础,阐明了矛盾的社会权力的精神作用。了解这种矛盾性,对于性别和权力甚至对于其它领域和权力的关系问题都会更能打开思想的视界。

上图:《权力的精神生活》英文版和中文版封面

最近我自己同时也在阅读一本触动人心的人类学著作《在我母亲的房子里:斯里兰卡内战》,作者沙里卡·斯莱纳伽马(Sharika Thiranagama)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优秀的政治人类学教授。这本书虽然出版于2011年斯里兰卡内战结束以后,但沙里卡以一种十分不同于宏观历史的故事讲述的视角中切入,极好地还原了从普通人的视角来体验和看待的个人之集合的内战面貌,她虽然从普通人及她个人的生活体验即微观层面切入战争,但是仍然不断地关照宏观层面的社会矛盾和国家张力。作者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十分关注个人对战争所建构起的文化意义和主体性,比如一些故事中感人至深的描述中,关于一些战争中的物事、民族主义武装组织泰米尔猛虎组织(LTTE)对各少数种族的暴力记忆下的文化、篡改的语言系统(比如冰淇淋不能说,而要用另外一个词代替等)、因为战争经济受到影响导致很多喜欢吸烟的人买不到烟的记忆等等,通过当时经历过战争但如今流亡至各国的斯里兰卡人的回忆性讲述,同时沙里卡自己也在战后到斯里兰卡首都以及少数种族泰米尔人以及穆斯林泰米尔人所生活的难民营中进行访谈,在大量的访谈和对战后普通人的生活观察基础上,用了10年的时间写成了这本书。其中她不仅讲述了大量经历过战争的普通民众的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也展现了她在运用理论,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理论方面的优秀掌控能力,思想也是十分富有创见和复杂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对巴特勒这本书中的主体和权力的观点运用和理解。

上图:《在我母亲的房子里:斯里兰卡内战》英文版封面

书中有一段沙里卡对巴特勒在《权力的精神生活》一书中的理论的引用和理解,我大致翻译如下:

巴特勒在《权力的精神生活》一书中的要点在于:如果权力形成和激活主体,那么权力也矛盾性地是我们得以存在的东西。这种依赖性生产了一种模棱两可的对权力的依附之物,这让我们受伤,如她所说:“服从正是包括在对这种我们从未选择,却启动和维持我们主体话语的依赖。”巴特勒在书中不断探索的理论中的东西正是这种矛盾的依赖性,我们对服从的依附成为权力运作中最“狡诈”的心理效应。这全部的运作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这样的服从给予我们存在感,而我们渴望被理解并渴望如此存在。巴特勒对此的解释是,福柯式主体性是朝向对欲望、依附和服从的原欲投入的地点的考察,而她将此重新导向精神分析学中的“权力潜意识”,而非“权力之外的潜意识”。

Sharika Thiranagama

“权力之外的潜意识”是福柯曾经在《性史》中描述两性人日记的文本中提到过的观点,似乎是一种“桃花源”似的理想状态,然而巴特勒认为并没有这样的状态存在。因为正是这种权力的矛盾性构成了我们的主体性,沙里卡在谈到少数族群泰米尔人对LTTE组织的恐惧时,有大段大段的描述,这种恐惧并没有在战争结束之后离他们而去,而是持续地弥散在此后至今的生活中,恐惧毁灭了人们,同时也造就了人们的主体性。这就是一种贯穿书中的矛盾叙事。这两本书建议大家一起阅读,受益很大。‍‍‍‍‍‍‍‍‍‍‍‍‍‍‍‍‍‍‍‍‍‍‍‍‍‍‍‍‍‍‍‍‍‍‍‍‍‍‍‍‍‍‍‍‍‍‍‍‍‍‍‍‍

所以,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晚上,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巴特勒,主体性的流动与主体性形成的矛盾也许并不冲突,而权力在其中如果内化进我们的主体中,运用到生活中可能有一些什么的例子和可以探讨的话题。欢迎大家一起来提问讨论!


4月29日,我们“女性和媒体”读书会很荣幸地邀请到老朋友-艺术家杨舒蕙博士与我们一起主读并畅聊巴特勒这本书,以及与女性主义的观点联接。同时,新加坡Lasalle艺术学院艺术治疗专业的在读研究生Sisi同学也会和我们与读,一起分享她的读后想法,让我们4月再次在云上展开思想激荡!

Categories: 读书会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vatar placeholder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