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成为波伏瓦》
听读书会的录音:
西蒙娜·波伏瓦(1908-1986)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性主义者,法国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家、知识分子、社会运动行动主义分子及社会理论家。她著有一本畅销全世界、被奉为女性主义圣经的作品——《第二性》;她投身法国女权运动,启蒙了一代又一代遍布世界各地的女性们,在每一位女性主义者的思想历程中,必定会有波伏瓦的影子。
波伏瓦同时被世人关注的还有她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她与当时最著名的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的不守常规的开放式恋情,他们坚定忠诚,又各享自由,有人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爱情故事”,却也有人觉得很难理解和认同。同时,波伏瓦的哲学成就和原创思想也总是笼罩于萨特的阴影中,甚至很多人质疑她经常奉为圣经般地引用萨特,而从她生前和死后的传记以及她写给萨特的往来书信中,实际上她对萨特的写作有很大的影响,连萨特自己也曾说过,在他漫长的哲学生涯中,波伏瓦以她严谨的批评与深刻的洞见,帮助他在发表前将文章修改得更为出色。
波伏瓦生前陆续出版了四本回忆录,其他著作有些也具有自传性质,比如她的美国和中国纪行。她也将萨特写给她的信件整理出版。这些出版物纪录了她的关于妇女解放和独立的主要思想,“女性应该自由地选择成为她们自己”是波伏瓦一生在实践的女性主义理念。自1986年波伏瓦去世后的数十年间,新的此前未知的信件、日记和手稿陆续出版,结果那些自认为了解她的读者看完后大感震惊,因为后来的出版物揭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波伏瓦。比如,她写给美国情人纳尔逊·阿尔格伦的信件中表达了她对另一位男性的深情,而写给萨特的信件内容不仅揭示了她有过同性恋关系,还显示出她的情人们是年轻的学生。人们认为她在生前的自传故事中隐瞒了她自己其实在职业上获得了重大的成就,此外就是个人情感生活中所谓的“道德过失”。于是,一个“矛盾”的波伏瓦呈现在了公众面前。
面对她的人生,人们不禁要问,她如何回答一个存在主义的问题,即:我们是所有行动的总和,还是别人认为的我们最为糟糕行动的总和?对于波伏瓦,比较简单的回答可能是去思考,那么你认为什么是女性主义以及你如何看待女性主义。用现在比较常用的词“女性主义光谱”视角来看的话,你是认为女性主义者总是处于光谱中某一点,还是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点,而形成一生中的某一条曲线的问题。长的回答就可以写很多本书了。
萨特为存在主义下的定义有一个简单的肯定句:“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样,但人的本质不是天生的。“人首先存在着,面对自己,然后界定自己”。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规条。道德和规条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出生,我们存在。我们用行动来界定自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本质,是由存在之后的言行所创造所决定的。波伏瓦也持有类似的存在主义哲思,在她于1949年撰写的经典著作《第二性》中,她为当时的女性地位提出存在主义思辨的名言:“女人并非生而为女人,而是成为女人”。也就是说,女人凭性征生为女人,只是存在,而女性的本质、地位,则是后天被“定义”的。“不是因为有什么神秘的本能在直接注定她的本质是被动的、爱撒娇的、富于母性的,而是他人对这个孩子的影响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要素。于是她从小就受到灌输,要完成女性的使命。”
然而,波伏瓦与萨特想法不同的是关于他者对自我的物化“凝视”问题。几个世纪以来,法国哲学家们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过一个被他人所看见的一生,还是不为他人所看见的一生更好?笛卡尔借用奥维德的话说:“想要过好自己的一生,你必须不被看见。”萨特也持这样的看法,因为他认为他人对自我的物化“凝视”会将我们囚禁在臣服的关系中。波伏瓦则持不同意见,认为要过好一生,人应当被他者看见,但必须以一种对的方式被看见。
对于波伏瓦自己来说,这种对的方式应该是允许自我不断“变化”和“成为”的方式。她说女性的生活不应该被简化为一个色情的情节,然而在人们对她的谈论中,在波伏瓦遇到萨特之前和之后,人们很少看到或关注她自己哲学的内容。她的生活一直被简化为性爱情节。一种开放式的恋情,不要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是拿到现代,这种生活也会被认为是道德沦丧的色情情节。
作为女性,她在《第二性》中写道:女性总是“面临对立角色的两难选择:要么成为奴隶,要么成为偶像。而且女性从来没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比如她形容她母亲的矛盾之处在于,她完全相信奉献是伟大而高尚的,但是奉献和自我牺牲所带来的厌恶、欲望和各种苦涩已经到了她自己没法承受的地步。她的母亲一面强迫自己不断地奉献和牺牲,一面苦苦对抗自由被剥夺的痛苦。波伏瓦在日记里劝慰自己不该为自己的生活而感到羞愧,她被赋予了生命,就应当把生命活到极致,活出最好的可能性。如果完全牺牲自己,奉献他人,实际上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杀。而且这种自我牺牲比痛苦地抉择多大程度上放弃自我、多大程度上保留自我要来得简单。波伏瓦觉得她需要的是一种平衡,既要为他人奉献,但也不要在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中失去自我。
又比如波伏瓦在表达关于离婚对孩子有害的反对意见时说:“孩子可能会被貌合神离在一起的父母‘迫害’。” 波伏瓦进一步指出,离婚不是”万灵药”,“只有当女性知道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利用她们的自由,她们才会获得解放。”但为了发现自己的可能性,离婚往往是一个必要条件。
从内心来说,波伏瓦从来没有把自己视为“偶像”。她在接受阿莉塞的采访时说:“我是为别人做西蒙娜·波伏瓦,不是为了我自己。” 波伏瓦在哲学上一直把“成为自我”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内而外对自我的审视,一个是从外向内对自我的观察。她认为,人类会根据“观众”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自己。正如《成为波伏瓦》的作者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凯特·柯克帕特里克(Kate Kirkpatrick)所言:“做(being)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以及从外向内的不断演变和成长的过程。
在波伏瓦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情感交往方式的过程中,她认为身体是一种情境。这个观点被LGBTQ等少数性别群体所采用。波伏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定义一个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性,而是身体,身体是有历史的。人们的身体与情爱生活一样,是在情境中展开的,这些情境包括我们的情感和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身体就不仅仅只是性本身。延伸开来讲的话,波伏瓦为我们指出了一个女性自由和解放的方向,就是女性要超越性本身的独立,不作为女性,不作为生物个体,她仅仅作为她自身的存在(being)的独立而已。这种存在也不是仅单单指当下的一瞬间,个体所经历的所有瞬间共同构建了个体。
对波伏瓦而言,自我是一种永不停止的蜕变,人的存在是一种持续成为的过程。波伏瓦认为她生活中的单一瞬间无法显示出完整的“西蒙娜·波伏瓦”,所有的行动都有失败的可能,而有些失败只是在事后才显现出来。时间在流逝,梦想在变化,而自我总是遥不可及。“波伏瓦成为波伏瓦”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极其多样化的。正如《成为波伏瓦》的作者凯特所言:“如果说我们能从西蒙娜·波伏瓦的生活中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人孤独地成为她自己。”
《成为波伏瓦》作者:凯特·柯克帕特里克(Kate Kirkpatrick)
凯特·柯克帕特里克,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哲学和基督教伦理学教授、哲学研究室主任。
著作有《萨特与神学》、《成为波伏瓦》等。
北京时间5月28号晚8点半,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本书作者凯特·柯克帕特里克教授来回答我们可能提出的问题。如果她从英国登录腾讯会议不出问题的话,她不仅会谈谈写这本书的体会和对波伏瓦思想的理解,还会现场回答大家的提问。由于她本人不希望被录音,所以欢迎大家当晚来参加我们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的即时分享。(具体会议号见文后海报)
同时,我们邀请您留下对在阅读《成为波伏瓦》一书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复制以下链接并输入问题即可):https://w.wjx.com/vm/tO7vHAD.aspx#
参考资料:凯特·柯克帕特里克著,刘海平译:《成为波伏瓦》,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出版;西蒙娜·波伏瓦著,郑克鲁译:《第二性》,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出版;Betsy Reed:“Was Simone de Beauvoir as feminist as we thought?” 2020年编: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9/aug/20/was-simone-de-beauvoir-as-feminist-as-we-thought;Lara Feigel:“Becoming Beauvoir by Kate Kirkpatrick review – philosopher and pioneer” ,2019年: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9/aug/24/becoming-beabuvoir-by-kate-kirkpatrick
2024年5月28日(周二)晚8点半,现正在牛津大学访学的Kurt非常难得的接受了“女性和媒体“读书会的邀请,当晚会专门云上主讲《成为波伏瓦》这本书,Kurt是山西大学哲学系的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是性别研究、后现代理论,是凯特教授的访学学生。有了Kurt的主读,这本书将会注入更多原汁原味的理解和介绍。之后凯特教授做为本期读书会的特邀嘉宾,会对分享做出评价和补充,同时在Q&A环节会回答大家的问题。因为教授不希望被录音,所以希望大家积极来现场参与、提问和讨论,我们会使用中文主讲,凯特教授的英文补充和回答问题部分我们会用中文文字在聊天框中进行翻译。欢迎大家提前给我们留下您的问题,这样我们可以提前搜集整理,非常感谢!请点击或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直接留下您的问题:https://w.wjx.com/vm/tO7vHAD.aspx#
0 Comments